宣傳普及依法治國理念 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
本報訊(記者 郭劍峰)在去年召開的第八次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上,忻州市司法局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授予“六五”普法期間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單位稱號。去年底,司法部表彰第五屆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忻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榜上有名。這兩項國家級榮譽的獲得,標志著我市普法、法律援助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國的先進行列。
市司法局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通過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使依法治國、依法治市的理念深入人心。該局成立“六五”普法領導小組,堅持做到機構常設、隊伍常在、工作常抓和思想到位、認識到位、措施到位。制定《忻州市司法局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guī)劃》和分年度工作要點,把開展“六五”普法、建設法治忻州納入全市“十二五”規(guī)劃,把法制宣傳教育列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確保“六五”普法規(guī)劃落到實處。在全省率先召開依法治市“1+6”工作體系啟動大會,由司法局牽頭,構建起各部門參與的“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機制。重心下移、精力下移、錢物下移,廣泛開展了法律進機關、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學校、進企業(yè)、進單位活動,滿足基層群眾的法律需求。把“送法進校園”作為落實“六五”普法規(guī)劃、拓展“法律六進”活動的突破口,在全市中小學校全面推開普法“小喇叭”活動,組建了“送法進校園宣講團”,走進轄區(qū)上好法制課,以案說法,把抽象的法律條文講解成生動有趣的案例故事,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組織各縣(市、區(qū))司法局訂購《農村普法掛圖》,每村每月一期張貼在各村墻壁上,使農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開展“千村萬戶普法行”活動,下鄉(xiāng)包村服務。舉辦“送法下鄉(xiāng)”等活動,把法律知識送到千家萬戶。法制文藝宣傳隊堅守30多年,通過自編自演法制文藝節(jié)目,赴鄉(xiāng)村、學校、廠礦、企業(yè)演出近6000場,被《法制日報》譽為“普法戰(zhàn)線的輕騎兵”。借助“依法行政宣傳月”、“綜治宣傳月”兩個宣傳平臺,選調法律工作者主動宣傳法律知識,解答群眾咨詢。堅持開展“三下鄉(xiāng)”和“四送一幫扶”活動,與相關部門聯(lián)合行動,以戲曲、書法、評書、法制大篷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法治文化的宣傳普及,營造遵紀守法良好氛圍,推動“六五”普法向縱深發(fā)展。
法律援助是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yè),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忻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1996年10月,是全國首家成立的地市級法律援助中心。市法援中心通過建設便民服務大廳、開通“12348”法律援助熱線和運行法律援助遠程視頻服務系統(tǒng),下功夫構建法律援助網絡,降低門檻,強化服務,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為“打不起官司”的弱勢群體討回公道,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探索出了一條在貧困地區(qū)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新路子。
市法援中心把婚姻家庭、勞動就業(yè)、就醫(yī)就學、社會保障、土地承包、偽劣農藥種子化肥坑農事件等與民生問題緊密相關的權益保護事項納入法律援助事項,擴大了援助范圍,及時滿足廣大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需求。以各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為依托,全市191個鄉(xiāng)鎮(zhèn)(街辦)都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農村和社區(qū)法律援助聯(lián)絡點4430個,發(fā)展法律援助聯(lián)絡員4430人,形成了覆蓋全市的法律援助網絡。市局和14個縣(市、區(qū))都在當?shù)嘏R街一層設立了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大廳,實現(xiàn)了基礎設施標準化、服務設施便民化、人員配備專業(yè)化、工作管理制度化。大廳配備專業(yè)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輪留值班。為殘疾人、老年人、農民工、青少年等特殊群體開通了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大廳安裝法律援助遠程視頻服務系統(tǒng),有法律援助需求的群眾可通過視頻服務系統(tǒng)和省、市法律援助服務系統(tǒng)聯(lián)網對接,共享省、市優(yōu)質法律服務資源,有效解決了邊遠地區(qū)律師資源匱乏的問題。大廳開通“12348”法律援助專線,配備專業(yè)律師坐席,解答法律咨詢,為群眾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指導群眾就近獲得法律援助。
從2014年至今,全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5131件,解答法律咨詢53090人次,代寫法律文書5901件,受援人總數(shù)達到64885人,索賠金額9348.24萬元,有效地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責任編輯: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