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手交易平臺上出現(xiàn)了售賣武漢大學琉璃瓦片的現(xiàn)象,并且最高被炒到3650元。此事一出,隨即受到廣泛關注。武大校友對該事也是議論紛紛。(9月18日 光明網)
此前,武漢大學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漢大學男生寄宿舍(現(xiàn)櫻園學生宿舍)開展保養(yǎng)維修,更換部分破損、松動瓦件。維修過程中掉落的琉璃碧瓦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撿拾,而后在二手平臺上進行售賣。并且賣家將“稀缺完整無損”作為賣點吸引買家。
想要通過一定的實物來承載自己對高校的情懷和回憶無可厚非,但也需取之有道。此前,武大的校園建筑和自然風光每年都會吸引不少校外訪客紛紛預約進校。琉璃瓦片作為武大的建筑特色更是吸引不少人“打卡”拍照。無論是游客,還是校友,他們似乎都將琉璃瓦片視作武大的“特產”,能夠代表武大的獨特魅力和人文情懷。其中一名撿到瓦片的發(fā)帖者表示“撿了兩天,瓦片越來越少,這是一種情懷,很有收藏價值?!备袑W生將琉璃瓦片作為畢業(yè)之后的紀念。但細究,若全都出自真心,又怎會有人將琉璃瓦變成討價還價的商品呢?
其次,情懷可以保留,但文物不能成為“私人收藏”。武漢大學文物保護管理處介紹,根據國家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因修繕工作替換下來的瓦件,經整理維修后,將在后續(xù)文物保護工作中重新使用,不能使用的也將進行集中保管。因此,不少瓦片屬于文物,而私自出售文物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相關規(guī)定。出于紀念進行撿拾的行為起碼還是停留在瓦片的文化屬性上,而當收集變成售賣時,整個過程就已經變了味。交易的銅臭味使得歷史文化的純凈受到了污染。我們都應該明白文物之于人的價值從來不是占為己有,而是真正領會到它背后的歷史底蘊。
究竟是玩情懷,還是撈油水,說到底還是文保意識不足。一方面,無論是撿拾的校友、售賣的商家還是購買的網友,應當都知曉武大作為一所歷史悠久的校園,其獨特的校園建筑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護。但他們出于私心依然選擇“收藏”瓦片,其原因還是文保意識不夠。若是此事之前就已經有了對文物有敬仰的心,又怎么會一時昏了頭?所以說,大眾對于哪些是文物,文物又該如何保護,我們與文物的界限問題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若提前就知曉替換后的瓦片仍有用處,在修繕之初,工程的負責人和學校等管理方就應該加強管理,提前做出聲明,而不是事后再加以追責。
可見,文保意識舉足輕重。文物保護不僅僅只停留在研究所和文物開發(fā)現(xiàn)場,還可能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高校乃至于整個社會,都要加強對文保意識的宣傳教育,更好地保留每一處歷史遺留的痕跡。(蔡欣容)
(責任編輯:王維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