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會場。宮愛文 攝
本報訊 (記者楊峰雷)2月20日,全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演練現(xiàn)場會在五臺縣召開,市委書記鄭連生主持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森林草原防滅火的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具體安排,切實把忻州森林草原防滅火的事辦好。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曉東講話。市委常委、秘書長崔建新,市委常委、忻州軍分區(qū)政委劉瑞生,忻州軍分區(qū)司令員曲君,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五臺縣委書記王繼明,副市長武憲堂,市政協(xié)副主席、神池縣委書記曹愛民出席。
鄭連生主持并講話。宮愛文 攝
鄭連生就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強調了六點意見。一是要始終用心對待,放在心上,抓實抓細抓具體。從全市來講,要抓“一個體系,三支隊伍”?!耙粋€體系”是指防滅火體系,首先是防,然后是滅;“三支隊伍”,就是民兵應急隊伍、消防救援隊伍和武警部隊。全市分成三大片區(qū),依托現(xiàn)有滅火力量,建立滅火隊伍和聯(lián)動機制,做好防滅火工作。各縣(市、區(qū))、各鄉(xiāng)村要做到平時不忘抓、節(jié)點重點抓,把工作做在前面。二是要切實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完善宣傳、預防、滅火、保障、督查工作機制。要落實公民的第一責任,真正做到“人人都是防火員,人人都是滅火員”;要落實社區(qū)、農村、林場、公園、企業(yè)、學校等基層組織和法人單位的法定責任,夯實防滅火工作基礎;要落實鄉(xiāng)鎮(zhèn)的關鍵責任,真正把鄉(xiāng)鎮(zhèn)的宣傳責任、巡查責任、滅火責任、協(xié)調責任、保障責任、督查責任落實到位,同時每個鄉(xiāng)鎮(zhèn)都要建立防滅火隊伍,一旦發(fā)生火情,第一時間處置;要落實縣(市、區(qū))委、政府的全面領導責任,發(fā)揮好縣鄉(xiāng)兩級政權的作用,認真落實市政府森林草原防滅火十二條措施,扭住運行機制和專門隊伍建設,成立“一隊六中心”,無火預防,有火滅火。三是要認真落實好預防為主原則,在源頭防范上下功夫。“防”是上上策,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要加強宣傳教育,特別是搞好警示教育,把宣傳工作做到位;要設立必要的檢查站,嚴禁火種入山入場;要開辟隔離帶,對文保單位和變壓器等電力設施搞好保護;要強化重點人員管控;要嚴厲打擊野外用火行為,真正實現(xiàn)源頭管理。四是要不斷強化底線思維,著力提升第一時間滅火的本領。我們工作的第一個目標是不發(fā)生火情,第二個目標是發(fā)生火情隨時滅掉。一旦發(fā)生火情,縣里要迅速啟動應急機制,按前線和后方兩條戰(zhàn)線開展工作。前線要迅速成立前方指揮部,組建向導、滅火、運輸滅火物資、運送生活物資、看守火場、火場巡查六支隊伍,集中力量,確保第一時間趕到火點滅火,并搞好滅火保障。后方組建綜合、保障、新聞、督查等若干小組,要做好生活物資和滅火物資等保障工作。五是要迅速開展工作,確保春季森林草原防滅火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各縣(市、區(qū))要參照五臺縣的做法,結合實際,迅速建立預防機制,建立滅火應急預案,建立縣域專職滅火隊和重點對象保護中心、遠程接水供水中心、隔離帶開辟中心、人工運水中心、物資保障中心、后勤保障中心。一旦發(fā)生火情,確保立即啟動、科學撲救。六是要加強有效領導,為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營造氛圍、形成態(tài)勢、提供保障。要落實體制機制,建強專職隊伍,搞好物資保障,提供必要經費,堅持嚴明獎懲,形成強大合力,切實把忻州森林草原防滅火的事辦好。
朱曉東提出要求。宮愛文 攝
朱曉東提出六點要求。一要深刻汲取教訓,充分認識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守牢“不發(fā)生森林草原火災”的底線。二要壓緊壓實責任,切實做到明責知責、履職盡責。要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巡查檢查,嚴格責任追究。三要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森林草原火災撲救水平。在森林消防隊伍組建工作上,要把好選人關、訓練關、保障關、配合關、能力關。四要嚴格火源管控,全面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要加強巡查管控,加強監(jiān)測預警,科學設置防火“緩沖帶”,扎實開展防火“大巡線”,開展“除草”“清稈”行動。五要深化宣傳發(fā)動,最大限度擴大防滅火的知曉度。要加大宣傳引導和警示教育力度,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六要做實應急準備,堅決打贏森林草原防滅火攻堅戰(zhàn)。要做好物資保障,加強值班值守,強化應急處置,真正做到“有火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
參會人員現(xiàn)場觀摩應急演練。宮愛文 攝
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演練現(xiàn)場。宮愛文 攝
五臺縣介紹了該縣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情況。參會人員現(xiàn)場觀摩了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演練,參觀了應急物資儲備庫。這次應急演練共分為開辟隔離帶、地表火撲救、山火撲救、遠水系統(tǒng)滅火四個科目,滅火隊員展示了強有力的防滅火能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