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溫峰著
溝溝梁梁梨花盛開
上社村木牌樓
唐代梨樹
奎光嶺風光
說起同川,多數(shù)人首先想到的是“春有梨花秋有果,夏有溪水冬有泉”,其次是“墻高、巷深、人犟、煙硬”,再有就是“勤儉耐勞頭腦活,三萬果商打天下”。其實,同川是個有著深厚人文底蘊的風水寶地,僅僅這些地域標簽,顯然難以反映她的全貌。
這里,我們不講梨花,不講瓜果,不講會掙錢的果商,不講同川人的倔強。咱就講你所不熟悉的同川,一個厚重的同川,一個別樣的同川,一個定會讓你耳目一新的同川。
一、名稱由來
同川曾有銅川、桐川、同川三種稱謂。
“銅川”一名,源自隋開皇元年(581年)設置的銅川縣?!端鍟さ乩碇尽份d:“開皇初置新興郡銅川縣,郡尋廢,又廢銅川?!鼻骞饩w《續(xù)修崞縣志》亦載:“隋開皇別于秀容置銅川縣,即今縣東南之銅川也。”1991年出版的《原平縣志》則明確指出“隋銅川縣治,在今城頭村”,現(xiàn)村南依然殘存有古城垣遺跡。古同川之所以寫作“銅川”,蓋因其境內(nèi)群山藏有銅礦之故?,F(xiàn)同川西岔村北山上,猶存隋唐時期開掘銅礦的遺址;上莊南寨村南山上,也可看到多處古代廢棄的銅礦洞,這足以說明古代同川確實產(chǎn)銅。明清時期的文書、方志上,同川大都寫作“銅川”,這應該是官方最認可的稱謂。
“桐川”一名, 最早見于元代大文豪元好問的詩作《桐川與仁卿飲》。金末元初,著名數(shù)學家、詩人李冶曾隱居同川,元好問多次前來探望,并與之飲酒作詩。在詩中,元好問將同川寫作“桐川”。為什么古人將沿用了幾百年的“銅川”改成“桐川”呢?愚以為,這很可能出于古代文人的一種浪漫情懷。宋元時期的同川多植楸樹,鄉(xiāng)民稱之為“檬桐”。陽春時節(jié),桐花齊放,整個同川的溝梁峁塬上花團錦簇,燦若云霞,文人雅士們便以“桐川”稱之。
“同川”一名,最早見于趙村資福院所藏刻于唐(武周)長壽二年(693年)的《為金輪圣神皇帝修故伽藍之碑》。在這塊石碑上,勒有“同川府”地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部將李世興率兵赴同川屯田,在北河鎮(zhèn)設置“同川衛(wèi)”。目前發(fā)現(xiàn)的明清民間碑刻上,大都沿用“同川”。
同川位于原平市東南部,距離原平市區(qū)20公里。東臨五臺縣,從東社到五臺縣陽白村5公里;南瀕滹沱河,與定襄縣河邊鎮(zhèn)隔河相望;西依善護山與子干鄉(xiāng)接壤;北靠龍潛山與蘇龍口交界。總面積332平方公里,人口6.6萬人。
同川三面環(huán)山,一水貫川。漆郎山、白鶴嶺、善護山、奎光嶺、明鏡山、大腦山、龍潛山、金山、堯園山、鳳凰山、蛟龍山等10余座雄渾壯偉的大山綿亙于同川西、北、東三面。山勢回環(huán),為同川的天然屏障。同河,從石門溝的大山深處流出,自西北而東南,于東社村匯入滹沱河。同河兩岸是狹長的谷地,河谷兩側為丘陵坡地,坡上梯田層疊,土層深厚,是糧食、梨果的主要產(chǎn)地。
二、建置沿革
同川人杰地靈,歷史悠久。從全境發(fā)現(xiàn)的3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證明,早在史前已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相傳夏商時期,屬冀州領地,周屬并州,戰(zhàn)國歸趙,秦屬太原郡,漢屬雁門郡原平縣,南北朝時期屬秀容郡。隋開皇元年(581年),析秀容置銅川縣。隋大業(yè)四年(608年)廢銅川縣,其域劃歸五臺。
唐(武周)證圣元年(695年),將五臺縣同川與崞縣原平劃出,設置武延縣。唐隆元年(710年),武延縣改名唐林縣。五代后梁開平二年(908年),改唐林縣為白鹿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復為唐林縣。后晉改為廣武縣,尋復置白鹿縣。后周時,復稱唐林縣。在此期間,縣名雖不斷變更,但同川歸屬不變。
宋景德二年(1005年),撤唐林縣并入崞縣,同川正式歸屬代州崞縣。
金初仍屬崞縣。貞祐四年(1216年)五臺升臺州,割同川入臺州。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崞縣升為州,同川復歸崞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崞州降為縣,同川屬崞縣。及至清代,同川歸屬均沒有變化。明代,同川設有二鎮(zhèn):宏道鎮(zhèn)和北河鎮(zhèn)。清初,北河鎮(zhèn)撤銷。道光年間增設東社鎮(zhèn)。
1937年日軍侵占崞縣后,以太同公路為界,崞縣分置東、西兩縣,同川為崞縣(東)縣政府所在地。1943年11月,崞縣(東)與代縣的兩個區(qū)、五臺縣的兩個區(qū)合并成立崞代縣,同川為崞代縣一區(qū)、二區(qū),同時設立東社市和宏道市。
1946年崞縣解放后,東西兩縣合并,同川區(qū)域內(nèi)的宏道及其周邊西社、北社、賈莊、平原東社、南社、西社、辛安等7村,劃屬定襄管轄。1950年3月復歸崞縣。1954年7月再次劃歸定襄。至此,同川分屬原平、定襄兩縣。
新中國成立初,同川分為崞縣第八區(qū)和第九區(qū)。1958年原平縣管轄的同川區(qū)域為金瓜人民公社,定襄縣管轄的同川區(qū)域為東風人民公社。1961年,原平縣委將原有的15個人民公社改劃為29個人民公社,原金瓜公社分成上莊、東社、南白三個公社。1984年,三個公社又改成了鄉(xiāng)鎮(zhèn),東社改稱鎮(zhèn),其他改稱鄉(xiāng)。2001年,撤銷上莊鄉(xiāng),其村莊并入東社鎮(zhèn)。2021年2月,撤銷南白鄉(xiāng)、東社鎮(zhèn),合并設立同川鎮(zhèn)。同川鎮(zhèn)下轄55個村,戶籍人口4.7萬。
三、歷史溯源
同川流傳著這么兩句話:“一川二縣四鄉(xiāng)鎮(zhèn)八十三村半,三城五都九寨堡兩千六百年”。
它的含義為:一個同川由原平、定襄兩市縣部分鄉(xiāng)村組成,“四鄉(xiāng)鎮(zhèn)”分別是原平市的上莊、東社、南白和定襄縣的宏道鎮(zhèn)。所謂“八十三村半”,是一種傳統(tǒng)說法,就是說古代同川共有八十三個半村莊。除八十三個完整村外,地處宏道鎮(zhèn)的辛安村一半屬定襄、一半屬原崞縣管轄,因此歷史上有半個村之說。
三城為戰(zhàn)國時期趙國古城、北魏時期永安城、隋朝縣邑銅川城。明代,同川設有五都:上莊至東閻莊一帶稱同樂都:上社至趙村一帶稱崇信都;北河底至貴茹一帶稱貴茹都;宏道鎮(zhèn)至南白一帶稱神原都;北社至南社一帶稱崇仁都。清初,貴茹都更名為崇義都,其他建置不變。同川五都按地理位置分為三大片:同樂都、崇信都為北同川,崇義都、崇仁都為南同川,神原都為西同川。
九寨堡分九古寨、九古堡。九寨為:同樂寨、峪里寨、郝家寨、翟家寨、王家寨、永寧寨、楊家寨、永安寨、清涼寨;九古堡為:同樂堡、西頭堡、上社堡、東原堡、貴儒堡、神原堡、崇仁堡、宏道堡、西社堡。若問同川歷史有多久?據(jù)王北堯古城考古發(fā)現(xiàn),自春秋時期晉卿趙大夫在此建城至今,已有兩千六百年歷史。
四、名勝古跡
同川自然風光如詩如畫。陽春晴雪,盛夏碧水,中秋金瓜,初冬紅葉,每一季都能展現(xiàn)出奇妙畫卷。歷代文人留下了千古絕唱:元好問“瀟瀟茅屋繞清灣,四面云開碧玉環(huán)”(《桐川與仁卿飲》);金王特起“山勢奔騰如逸馬,水流委曲似驚蛇”(《無題》);明李楠“峰從云際出,人在畫中行”(《堯元山》);清郭嵐“入山幽僻自成村,紅葉經(jīng)秋半掩門”(《庚子八月卜居合村感賦》);清栗極敬“青疇麥浪余新靄,白雪梨花動曉寒”(《初夏上迴光嶺》);清王佩鈺“十里香風吹不斷,萬株晴雪綻梨花”(《銅川途次題壁》)。
同川群山巍峨,寺廟眾多。境內(nèi)分布的大山和寺廟,大多與神話傳說或春秋時期趙世家有關。
奎光嶺,原名“迴光嶺”,相傳五臺山起五色祥云,到此嶺而復迴,故名。清代知縣靳廷鈺改名奎光嶺,有“奎星耀光、文運昌明”之意。
堯園山,相傳堯帝治水后,在此辟田植樹,鄉(xiāng)稱堯帝御園。現(xiàn)在堯園山上有堯帝廟,山間有“天池”和“地池”,兩池水常年不涸。山南馬鞍山上有堯帝靴印,印旁有古代石刻“古帝北巡開御園”字跡。
此外,善護山、三懷山、龍潛山、將軍山、漆郎山、露頭山、明鏡山、趙盾廟、漆郎廟、韓厥廟等名稱皆與春秋時期趙世家族有關。
同川文物古跡,燦若繁星。戰(zhàn)國古城、隋代縣治、明初衛(wèi)府、清代古鎮(zhèn)等歷史遺存有跡可尋;山寺神廟、唐柏宋梨、古堡村寨、名人府邸等人文資源星羅棋布。整個同川,就如同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古村落博物館。2016年,王東社村被評為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2018年被住建部評為全國第五批傳統(tǒng)村落。上社村建村于魏晉時期,因東晉出了名賢郝隆,被譽為“晉賢故里”。東閻莊村內(nèi)古建眾多,清末武舉人樊沛宇故居,被稱為“原平最精美古民居”。
同川現(xiàn)有住建部批準的國家級傳統(tǒng)村落3處:王東社村、北社東村、西社村;國家級文保單位1處:北社洪福寺;市、縣級文保單位20余處。此外,王北堯村出土的春秋時期青銅車帳頂,趙村保存的唐代古碑、明代鐵鐘,城頭村出土的金代官印,南河底出土的宋金三彩陶棺等,都是極其珍貴的本土文物。
五、風流人物
同川鐘靈毓秀,歷代英杰層出不窮。古籍所載最早的同川人是東晉時期的名士郝隆。他生性詼諧,年輕時無書不讀,有博學之名。古代七月七有曝曬衣服的習俗,有錢人家紛紛將自家的綾羅綢緞拿出來在太陽底下晾曬,借以炫富。郝隆見之,便袒腹露肚,仰臥于太陽之下。有人問,你這是干什么呢?郝隆笑答,我曬腹中書!
隋朝初年,河東龍門人王隆任銅川縣令。他在任上建文廟,倡儒學,使銅川文風煥然一新。他的兒子、隋代大儒王通就出生在銅川的一塊大石頭上。他還有個曾孫叫王勃,那可是一個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少年才子。王隆因曾任銅川縣令的緣故,被尊為“銅川府君”,妻子裴氏封“銅川夫人”。
隋末唐初,著名詩僧王梵志吟著“未生我時誰是我,既生我時我是誰”,一路風塵,走入同川。也不知這位與眾不同的詩僧與同川有何等因緣,竟然攜其胞妹、負父骸骨,不遠千里在此擇地葬父,然后筑廬于墓前。守孝期滿,王梵志和幾位小妹同時坐化。同川鄉(xiāng)民因敬佩詩僧大德,建寺筑塔以為紀念。此寺便是后來在同川頗為知名的“柏塔寺”。
金元時期,進士武伯英詩畫俱佳,藏書有“萬卷樓”。他家院落里各種奇花珍果,悉數(shù)從外地移植。曾得一塊宋徽宗玩過的宣和湖石,其狀奇巧,若鬼斧神工。在石底燃一炷香,則煙氣四起,散布于水上,或濃或淡之霧氣輕輕飄散,極富韻致。河東一帶富豪中,論收藏古籍、碑帖、名畫與武伯英不相上下者大有人在,而武伯英獨依仗這塊宮廷奇石而名揚三晉。
金代同川人王特起是唯一有作品收編進《全金元詞》的原平籍詩人。他的詩詞現(xiàn)存14首,散見于《中州集》《歸潛志》《堯山堂外記》《升庵詩話》《全金元詩》等幾部著作中,篇篇精工細作,膾炙人口。曾作《華山》詩,受到金末文壇領袖趙秉文的推崇。元好問稱其“音樂技藝,無所不能,尤長于辭賦”。清代文人蘭爾潛稱其“列風雅之宗”,這是對這位原平歷史上風雅無雙詩人的最高評價。
河北真定進士李冶,金亡后為避亂而遠奔山西,隱居于同河邊的一間茅草屋。他不畏生活的困苦,將全部身心投入到數(shù)學、文學、歷史、天文、哲學、醫(yī)學等多方面研究中。經(jīng)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在茅草屋里完成了《測圓海鏡》一書。這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系統(tǒng)介紹天元術的著作,書中總結出一套實用的求解未知數(shù)的程序,還發(fā)明了負號和中文數(shù)字“零”,比歐洲早了300多年。
有元一代,是同川最輝煌的一段時期。這段時期,先后出現(xiàn)了中三村張家、都莊村李家、城頭村王家、東社村溫家等大家族。
中三村張家是元代崞州最顯赫的名門望族,五代子嗣中出了29位文臣武將,其中有9位開國良將,這在原平歷史上是首屈一指的。都莊村是元代副都督元帥李居楨的故里,原名唐林莊,因李居楨曾任副都督,改名都督莊,明代以后簡稱都莊。城頭村王家也是元代同川的名門望族。相傳,王姓最早徙于銅川置縣之際,至金元時期,家族達鼎盛。
此外,獲得皇封的還有東社村溫家。溫家本定襄縣回鳳村人,元代中期受城頭村王家之邀遷來定居。始遷祖溫柔是位精通岐黃之術的鄉(xiāng)野郎中,元延祐(1314年—1320年)年間,皇太后染疾,久治不愈,其受時任戶部郎中的城頭村人王克仁舉薦,進宮接醫(yī)。相傳,溫柔采用一種稱為“懸絲診脈”的中醫(yī)絕活,成功診斷出太后病癥,僅三副草藥,太后之疾手到病除。元仁宗大呼“神醫(yī)”,御賜溫柔“子”字,更其名曰“溫子柔”,并授太原路金銀鐵冶所醫(yī)官,子孫世襲。他的兒子溫世隆承襲醫(yī)官后,來到東社河灘建診所接醫(yī),一時門庭若市,帶動了東社的商貿(mào)發(fā)展,并逐漸形成一條溫家東社街。現(xiàn)在的東社集鎮(zhèn),就是在溫家東社街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到了明代,南同川的北社村異軍突起,先后走出南京戶部尚書梁璟、苑馬寺卿李瓚、陜西巡撫李楠等3位進士。要知道,整個崞縣在明代才出了5位進士,而同川的一個村就占了3位。這不能不算是一大奇跡。到了清代,北社村還出了李期遠、李燕生、李徽、梁善濟等4位進士,另有13位舉人。文風之興盛,可見一斑。
清朝建立后,西社村人開始大顯身手。據(jù)統(tǒng)計,西社續(xù)氏家族出舉人18人,太學生17人,貢生12人,官至教諭、訓導以上者22人。特別是清末“續(xù)氏四杰”——續(xù)西峰、續(xù)范亭、續(xù)式甫、續(xù)寶峰,在辛亥革命和民主革命期間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自唐迄清, 同川金榜題名者99名,其中進士30名,舉人69名。自辛亥革命以來,在社會各界有影響的同川人士多達200余名。
2020年出版的原平文史資料《原平將軍》一書中,共收錄193名國共兩黨高級將領,其中同川有66名,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同川人不單尚武,還崇文,歷史上涌現(xiàn)的眾多文人雅士已經(jīng)足以大書特書了,而今活躍在原平文藝界的同川人,依然層出不窮。
六、居民姓氏
同川三面環(huán)山,地理環(huán)境特殊。盡管原平地處雁門關塞,是古代兵家廝殺的戰(zhàn)場,但同川因偏居一隅,受禍亂影響較小。同時這里背風向陽,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適宜犁耕和栽植,被歷代文人喻為世外桃源。自成一體的生存環(huán)境,使大量的元以前原住民幸存了下來。人們習慣以明初洪洞大槐樹移民為界限,以前的居民統(tǒng)稱原住民或土著,以后的稱為新移民。
同川現(xiàn)存的居民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為元以前原住民。據(jù)語言學專家考證,同川是我國保留古代語音最豐富的地方之一,用同川方言閱讀《詩經(jīng)·碩鼠》會朗朗上口,反之則韻味大失。古漢語讀音的保留,是與同川獨特的人文環(huán)境、綿長的姓氏傳承分不開的。經(jīng)考證,同川現(xiàn)居民中,漢代以前的原住民有上莊南寨村的郭姓、趙村的趙姓、北頭村的翟姓;東晉時期的原住民有上社村的郝姓;唐代的原住民有貴儒村的姚姓、王東社的王姓、南社村的李姓;宋代的原住民有清水溝的聶姓、中三村的柴姓、北河底的武姓、劉河底的劉姓、北莊頭的李姓、上莊村的任姓;金代的原住民有都莊村的李姓、中三村的張姓、橫院村的張姓、溝北村的劉姓;元代的原住民有西山底的艾姓、朱東社的李姓、溫東社的溫姓、南莊村的蘭姓、北社村的李姓、辛安村的續(xù)姓、中三村下會里的張姓、東閻莊的樊姓、宏道鎮(zhèn)的蔚姓、貴儒村的馬姓、城頭村的張姓、賈莊村的賈姓、貴儒村的趙姓等。
同川姓氏中,還有一些為本地特有。如西山底的艾姓、朱東社的朱姓、東社鎮(zhèn)的溫姓、北頭村的翟姓、中三村的柴姓、鞏家崗的鞏姓、西社村的續(xù)姓、西頭村的裴姓、和圍村的信姓等。這些姓氏盡管在原平其他鄉(xiāng)鎮(zhèn)也有零星分布,但他們的根都在同川。
七、同川鮮為人知的一面
1、同川曾有半個村
同川歷來有“八十三村半”之說,“八十三村”好理解,但這“半”個村是怎么回事呢?這里有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相傳,明朝天啟年間一個夏天的午后,天際烏云驟起,雷聲大作,不時暴雨傾盆而下。從漆郎山系、南白高地、奎星山坡來的數(shù)股洪水匯聚一起,丈余高的水頭瞬間吞沒了一個叫清涼莊的同川小村莊。當天半后晌,有清涼莊續(xù)姓兄弟二人從五臺窯頭馱炭返回,看到他們的村莊被夷為平地,人畜皆空,便在相鄰的辛安村北搭建了簡易房舍,安頓了下來。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這里逐漸形成了一片居住區(qū)。清涼莊世屬崞縣,而辛安村是地道的定襄縣村落。續(xù)姓人在辛安村北發(fā)展起來的一片村落,一直歸崞縣管轄。同川“八十三村半”之“半”村,即指續(xù)姓在辛安村北發(fā)展起來的這半個辛安村。整個清代,辛安村的一半歸定襄管轄,一半歸崞縣管轄,直到1946年,崞縣辛安村與宏道周邊七村劃歸定襄縣,兩個辛安村才合二為一。
2、東社的河水不結冰
同河從上莊石門溝一路走來,到了東社與福壽山泉匯合后水流加大。由于福壽山泉屬溫泉,常年水溫保持在17℃左右,所以冬天不結冰。即使寒冬臘月,依然可以在這里看到洗衣服的婦女。同河從福壽山泉匯合處起,一直到北河底,將近5里的河道在整個冬天都是水藻青青、流水潺潺。這種獨特的景觀,整個原平也只有東社才能見到。
3、同川位居滹沱河
說起同川的河流,想必大家都知道那條“水流彎曲似驚蛇”的小河——同河,但要說同川還瀕臨滹沱河,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滹沱河從繁峙縣發(fā)源后一路南下,穿代縣,過原平,在界河鋪村轉折向東流入定襄縣境,經(jīng)受祿、城關、季莊等鄉(xiāng)鎮(zhèn)抵達同川宏道地界。滹沱河在宏道鎮(zhèn)段全長10公里,于同川平原東社村與同河匯合后流入五臺縣境。如果說崞陽至原平一帶是河西、中陽至子干一帶是河東的話,那么整個同川就是河北了??箲?zhàn)時期,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晉察冀軍區(qū)二分區(qū)“河北區(qū)隊”,就因駐扎在同川而得名。
4、原平最低處在同川
原平有句老話叫“東山搖錢樹,西山聚寶盆,中間米糧川”,說的就是原平東山同川一帶植有梨果樹,西山軒崗一帶地下有煤礦,中間平原地帶是糧食的主要產(chǎn)區(qū)。若以同川四周多山的地形地貌來看,將這塊區(qū)域劃歸東山地區(qū)也不無道理。但真正到了同川才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大部分村莊其實處于黃土丘陵區(qū)。上古時代,同川本是一塊被周邊大山圍繞的盆地,隨著同河年久日深的不斷侵蝕,原本平展的盆地被沖刷出一道大溝,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同川溝。同川大大小小的村莊,就分布在溝內(nèi)或兩邊的臺地上。原平的整體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山地區(qū)山勢陡峭,海拔自然偏高,但多數(shù)人想不到的是,全市海拔最低處不在素有“陽武流金”之譽的平川地帶,而是在梁峁起伏、溝壑縱橫的同川溝里。據(jù)《原平市志》載,原平市最高處是西部山區(qū)的老君洞,海拔2384米;最低處是同川鎮(zhèn)貴儒村,海拔760米,比原平市區(qū)的海拔低20多米。這還只是原平市管轄的同川區(qū)域內(nèi)最低海拔,若牽涉上廣義的同川,那最低處非海拔僅有758米的平原東社村莫屬了。
八、同川地理區(qū)位淺談
說到這里,一個有趣的話題終究繞不過去,那就是同川究竟偏僻閉塞嗎?
如果按平川地帶民眾的傳統(tǒng)眼光來看,答案是肯定的。不可否認,就其方位而言,同川的確有點偏僻,但要說閉塞,就有點主觀臆斷了。按同川地形,三面環(huán)山,就像一個大肚葫蘆。但不容忽視的是,同川并不是一個“悶葫蘆”,它還有個吐納自如的葫蘆口。這個葫蘆口就是被譽為崞縣“四大名鎮(zhèn)”之一的宏道鎮(zhèn)。宏道鎮(zhèn)位于同川最南邊,歷史上稱為南同川。它地處忻定盆地東北,滹沱河北岸,地肥水美,一馬平川。這里是五臺、定襄、原平三縣市的金三角,是三縣市農(nóng)副產(chǎn)品集散地,商貿(mào)發(fā)達,商業(yè)信息靈通。
事實上,同川無論是商業(yè)貿(mào)易或者是對外聯(lián)絡,一直都很暢通。因有宏道這個商業(yè)重鎮(zhèn)的緣故,太原、忻州、定襄、五臺這些地方的各種信息都會第一時間傳到同川。清末開辦平民工廠、創(chuàng)建新型學堂、出國留學、參加同盟會、組建辛亥革命地方武裝,同川人在這些方面的行動一點也不比原平晚。
論教育,同川也走在前頭。清末,原平全縣開辦新型學堂,除縣立崞陽學堂外,北路(現(xiàn)在的沿溝、蘇龍口一帶)僅有一所,南路(原平、子干、王家莊一直到閻莊)僅有一所,西路(大牛店一直到整個西山地區(qū))僅有一所,而地處川路的同川一帶就有兩所,一所在東社,一所在宏道。如果說同川人思想落后、信息閉塞,哪能有這么發(fā)達的鄉(xiāng)村教育?
綜上所述,古代同川雖然偏隅一方,大部分區(qū)域交通不便,物產(chǎn)貧乏,但同川人的思想不封閉,教育不滯后,行動很超前。同川有其深厚的人文積淀,有其千百年來形成的精神特質,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社會不斷融合的今天,我們用“地靈、史久、人杰、文盛”這新八字來概括同川,一點都不為過。
(責任編輯:梁艷)